正文卷 第44章 鬼子有点儿懵

  

“系统计算完毕,宿主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共计击杀敌骑兵五名,含大尉指挥官和少尉军官各一名,奖励功勋值二百三十八点;另奖励宿主有效推动麾下士兵战力士气一项,功勋值六百点。”

这一刻,刘猛第一次感觉到,原来积累功勋值这事儿,貌似也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同时他也知道,这场目前为止一切顺利的战斗,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这个时候的日军号称亚洲第一,不懂的人觉得日本人是自己自吹自擂,但事实上目前的日军的确有着这样的实力。

尽管刚开战就落了下风,但日军从那些指挥官到士兵,虽然有些军心浮动,但依旧表现出了极强的纪律性。

在各级指挥官的命令下,两个步兵中队顶在最前面,辎重兵在两侧,炮兵居中,阵型分布完全按照标准战术布置,可以说是有条不紊。

要说此时心里最慌的,在场的全部日军当中,反倒是要数这支先头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浦中有和中佐了。

毕竟他只是个联队副,一直以来都是副手,没有独立指挥一场战斗的经验。平常绝大部分时候,他也只是作为捧哏的存在,主要是联队长说啥,他就点头附和:联队长阁下英明!

当然了,好歹是个中佐,与不久前惨死于己方战马马蹄之下的三源金鹿相比,浦中有和还是要冷静的多,并且在自知指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这位中佐联队副能够想到集思广益,多听其他下级指挥官的意见。

这会儿,浦中有和正在与麾下的两个炮兵大队长和一个辎重中队长商量“对策”。

至于那两个步兵中队长,这会儿哪还有心情跟他在这儿研究什么狗屁战术?

人家中国人已经冲过来了,再研究一会儿,怕是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说白了,此时在阵地中央开会的,是一个不专业的带了三个同样不专业的。

步兵作战,尤其是这种防御战,其实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战术,无非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拼的就是哪一方更勇敢,哪一方的士气更高,哪一方的士兵军事素质更强。

在这一点上,浦中有和对自己麾下的“帝国勇士们”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两个步兵中队迎上去之后,他还有心情召集部下开会商量对策的根本原因。

只是,这个时候不应该招呼着大家伙儿一起和疯狂的中国人对战吗?两个炮兵大队和一个辎重队,好歹能凑出来六七百拿枪的吧!

你们四个还蹲那儿聊啥?一群大傻****!

这恐怕也是顶在最前面、已经与刘猛带领的百余名骑兵交上火儿的两个步兵中队长此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即将狂冲过来的骑兵,那排山倒海轰隆隆的声音,给人的心理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对方还打出一发照明弹,将日军阵地上照的雪亮,映照的日军的小脸都卡白卡白的。

其实,面对两个步兵中队的拦截,刘猛这边其实压力也不小。

由于是专门负责保护炮兵的部队,所以尽管只是中队建制,但这两个步兵中队还是各配了两挺重机枪和六具掷弹筒,火力上要比“标配”的步兵中队强的多。

因此,尽管刘猛现在有接近一个标准建制连的骑兵,但还是不敢轻举妄动。

实在是射程只有二三百米的掷弹筒对于骑兵的威胁不小,好不容易才组建的骑兵,他可不想这么快就遭受重创。

现在他是手握优势的一方,所以并不需要太着急。

即便这支日军配备了电台,能够在第一时间通知喜峰口方向的日军主力,刘猛也并不担心。

且不说第八师团以及那两个混成旅团这会儿死伤惨重,还被喜峰口的三十七、三十八两个步兵师给死死咬住;就算是计划中分兵攻打罗文裕的第四旅团已经在路上了,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赶到这里。

因此,刘猛有充足的时间更好的利用自己现有的优势,在保证付出最小的伤亡代价的前提下,吞掉这支日军的先头部队。

就比如现在,那门从系统那儿兑换来的崭新的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就已经开始实施炮击了。

与这样的大杀器相比,那两个步兵中队的掷弹筒和重机枪,简直就是渣渣。

此时,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仅剩三百多米,不管是孙彪那门仿制四一式山炮还是日军的二十四门“正品”四一式山炮,都基本上成了摆设。

但对于直瞄性质专门打工事和坦克用的无后坐力炮,却是再合适不过的战场。

“轰。。。。。。轰。。。。。轰。。。。。”

从一匹战马上取下无后坐力炮,刘猛亲自操控火炮炮击,每一枚炮弹击发的瞬间,炮管尾部都会喷出一条长长的火龙。

之所以把这门82毫米无后坐力炮称之为升级版的四零火,也正是因为它的这个后喷火特点。

一旁的陈大光看着刘猛“亲力亲为”的反复重复着装弹、击发的过程,一张大嘴就没有合上过。

“俺滴个乖乖。。。。。。这玩意儿到底是个甚玩意儿,咋这么猛?”

一旁的小石头闻言撇了撇嘴说:“没见识了吧?这是咱连长托人从洋鬼子手里买的,厉害着呢!没见对面的小鬼子都没啥动静了吗?”

小石头这话虽然有些过于个人崇拜,但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可单人操作的无后坐力炮的确可以吊打一切轻型火炮,既轻便,火力又猛。

日军装备的70步兵炮和这个比起来,就是小学生和研究生的差距。

自从刘猛亲自操控的这门82毫米无后坐力炮开火的那一刻开始,对面的那两个日军步兵中队被压的抬不起头,四挺重机枪秒变三挺,不幸被击中的那挺重机枪,连同正副射手和弹药手,一起变成了碎块儿。

领先这个时代二十年水平的火炮,其威力的确是刷新了那些日军的认知。

黑夜中,日军阵地之中连续爆开一团团火光,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片凄厉的哀嚎之声。

“八嘎!到底怎么回事?对面的中国军队真的是第二十九军?怎么还会有便携式火炮?

还有,立即给我查清楚,这是什么型号的火炮,为何骑兵都能携带。”

一连串的排比发问,使得日军中佐脑门儿上的青筋都已经鼓起来了。

轻火力被爱用德式驳壳枪和冲锋枪的中国精锐部队吊打也就认了,现在,八嘎的,连重火力都被吊打。

这还是他印象中的中国人吗?

。牛牛小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