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虞家的目的是为了官职。
这是应家几个混官场的老狐狸外加三皇子一起推测出来的。
晋州是虞家的虎踞的地盘。
晋州的刺史若非是虞家的狗腿,那么势必有所摩擦。
可这份摩擦绝对不会到结仇的地步。
何旌堂若是做了和虞家结仇的事情,他不会在出事后,一句话都不在信里提。
出事的那一刻,争分夺秒的那一封信。
就说明了何刺史在出事的那一刻完全没想到虞家。
他和虞家之间绝对是表面和平的状态。
应家和三皇子,那是根据这迅速有序的布局和“破案”效率,逆推到了地头蛇身上。
才顺藤摸瓜锁定目标。
不是为仇,那就是为利了。
何旌堂身上最大的利就是他的官职。
设身处地的想。
你家在这州是土皇帝,可偏偏父母官不是自己人。
想要做什么很不方便。
这倒不是皇帝特别防备着虞家,而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
和科举考中后,不回祖籍任官一样。
是没有写入法律中的潜规则。
一般来说,父母官不是你们的人。
但是你们却能和父母官搞好关系啊。
很遗憾,皇帝又不傻。
他很喜欢爱妃,他也很看中虞家。
但是这不代表,他愿意把一块国土划出来给虞家。
承平帝往你这里派的官员,不是头铁的,就是滑头的。
他们除了交好,只能忍了。
偶尔有一天,你发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皇帝绝对不知道这个人是你家的人。
但是正常选官之下,这个人当上晋州刺史不知道要多少年。
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被发现你们之间的关系。
那么,干掉现任刺史,暗推这个人上位。
就是最直接高效的做法了。
何旌堂没有做错任何事,他只是……挡路了。
应爹最后一剑,刺得猝不及防。
他很希望虞守当场反对,只要表现出一点点想要劝诫的意思。
应爹就能继续抓住反咬。
哦?你们那么关心刺史人选做什么?哦,你们晋州的刺史啊,虞家自然关心。
很可惜。
虞守官至刑部尚书真不是靠着侄女是贵妃才当的。
表情变了一下之后,就随意的冷哼了一下,一脸谁上任都无所谓的态度。
就像刚刚的朝堂争论,也仅仅是他个人看不惯应博明才导致的争论一样。
应博明可惜的表情可是一点都没收敛。
甚至他就是做给虞守看的。
虞守没有反对,应博明见他没有上当,也保持了沉默。
那么新任晋州刺史要不要派的问题,就很简单了。
皇帝看着一堆晋州代办事项,还是点头了。
至于人选,自然是吏部举荐。
不用承平帝抬头,叶尚书就鞠躬表示知道了。
人选,自然依旧是老路线,照着以前的晋州刺史模板找。
精彩纷呈的大朝会就这么散了。
众大臣揣着一肚子心满(本章未完,请翻页)